果冻传媒无码

您好,欢迎来到果冻传媒无码&深圳市停车行业协会官网!
当前位置:协会果冻传媒无码 > 政策指南 > 公安部专家:人脸识别已用于反恐 广州地铁将试点

公安部专家:人脸识别已用于反恐 广州地铁将试点

时间:2015-08-05 18:26:28 来源:安防行业协会 作者:未知

  从 6月1日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上获悉,目前“人脸识别技术”已经用于反恐活动中,该技术为动态识别,每秒钟能够识别5个人的身份。今年6月份将在广州地铁站进行试点。
  
  公安部第一研究所研究员田青对记者介绍,过去,不管是安检或者是警察破案时,对着视频只能人工识别犯罪嫌疑人,而今后这一现状将会被改变。
  
  每秒可识别5个人,曾用于全国两会、础笔贰颁等
  
  田青介绍,人脸识别系统的推广将使得“追捕逃犯”不再是海底捞针。该研究院开发的名为“面向未来”的人脸识别系统通过便捷的采集终端,高比对准确率以及丰富的应用接口,构建网络世界的职能身份管理。
  
  据悉,“人脸识别”是一种动态识别,一秒钟抓取5针,识别速度是每次200毫秒。这意味着,每秒钟能够识别5个人的身份。
  
  田青介绍,目前,在维护公共安全以及打击恐怖主义的活动中,已经应用了“人脸识别”技术,目前我国的人脸识别技术水平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。此前,该技术已应用于国内一些大型活动之中,如础笔贰颁会议、全国两会与博鳌论坛等等。
  
  田青表示,如果进行全国普及,目前技术上是没问题的,但是要看实际需要。一般而言,只有涉及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的时候才需要使用“人脸识别”技术,因此可以预计未来机场、地铁、汽车站和火车站将会用上“人脸识别系统”。
  
  数据库资料基于被通缉者或逃犯
  
  值得注意的是,该款“人脸识别”系统的数据库内是被通缉或者逃犯的数据资料。因此,如若数据库中没有资料的人脸将不会被识别。田青表示,一旦进行推广普及,全国各地的数据库也可进行联网。
  
  此外,田青表示,目前北京市公安局和广州地铁等都对该技术表示了兴趣。在6月中旬,该款产物将到广州地铁站进行试点。
  
  公安部第一研究所被誉为“网络安全的国家队”。早在2002年公安部第一研究所就开展了人脸识别测试技术研究工作,同年在我国首次开展定期的人脸识别产物的测评工作,开创人脸识别在我国证件的应用模式,推动了我国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与技术进步。
公司资讯
尝补产耻产耻盲盒免费送!熵基科技2025夏季新品发布会邀您共鉴
熵基科技董事长一行参访脑创中心,共探脑机技术应用新图景
5月29日,熵基科技董事长率队到访深圳市脑科学技术产业创新中心(以下简称“脑创中心”),与中心专家展开深度交流,围绕脑机接口技术
落户”皖北明珠”!安徽迎来第7家熵基智慧号
近日,熵基宿州营销服务中心(以下简称“宿州智慧号”)在“皖北明珠”宿州市隆重开业。作为熵基科技全国数字化服务网络中的新成员,宿州
项目活动
热门专题
  • 熵基科技出席数字经济及智慧城市空间未来应用创新峰会
  • 2021年智能安防机器人市场或将进入井喷期
  • 2021年的智慧城市建设该怎么发展?听听行业大咖的观点
  • 达实信息:颠覆传统经营模式 构建互联网+门禁新时代